家访传真情 携手话成长 ——燕京理工学院环境与健康学院吕文杰老师家访记

2025-08-29 10:58:34

来源:今日热点网

暑期将尽,燕京理工学院环境与健康学院的吕文杰老师仍旧奔波在炙热的骄阳下,朝着一个又一个正等候家访的同学家走去。近一个月来,她背着装满学生资料的双肩包,顶着能将柏油路面晒得发软的烈日,辗转多地,把学院的牵挂与关怀送进一扇扇学生的家门。她渴望亲眼见证:假期中孩子们的作息是否井然有序?书桌上是否依然摆满了学术典籍,如在校时一般?家长们对于学生的未来是忧心忡忡还是内心充满憧憬?只有将这些疑问逐一解答,她才能在新的学期里更精准、更温馨地实施她的帮扶计划。

从晨曦微露到日暮西沉,吕老师乘坐车辆走过平原小镇的槐荫道。她轻轻叩门,微笑落座,将学校的牵挂与惦念递到每一双迎候的手中。话题从学生的住宿环境、在校表现、专业课学习进度,缓缓延伸到他们的成长经历,乃至整个家庭对未来的憧憬与忧虑。那一刻,她不再仅仅是传道授业的“老师”,更像是一根细腻的针脚,悄然将学校与家庭紧密缝合在一起,或许这就是家校双向交流的意义。

“我们想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吕老师常这样说。家访过程中,她事无巨细地记录着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只为将最真实的生活图景带回学校,让下一学年的资助方案更具针对性,让与学生的谈心谈话更能贴近他们的内心脉搏。返程的车窗外,夜色如同墨汁般渐渐晕染开来,她手中的笔记本上却仿佛亮起了一盏盏温暖的灯:“多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尊重每一个独特的灵魂”……密密麻麻的小字,是她在车辆的颠簸中,为学生们悄然种下的新的希望与可能。

这场跨越数十乃至数百公里的奔赴,只是燕京理工学院“暑期大家访”活动中的一抹缩影。学院将“看见每一位学生”写入育人纲领,把“走进学生家门”视作必修之课。于是,一个个如吕文杰老师般的辅导员,将地图折成掌心大小,再用一步步的脚印将其一寸寸抚平。他们的嗓子因频繁沟通而沙哑,鞋底因奔波走访而磨薄,却让“家校共育”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化作了一条真正流动的、温暖的河。

有人说,大学是离社会最近的码头,而家访则是将码头的缆绳提前系向更辽阔水域的锚。燕京理工学院以这样一个朴素而坚定的决定,将教育的根系深深扎进烟火人间的深处,让每一颗年轻的心在离家求学之前,都能被理解、被托举、被祝福。

当新学期的钟声敲响,学生们背着行囊重返校园时,他们或许不会知晓,那些曾让他们彻夜难眠的焦虑,早已在某个蝉鸣阵阵的午后,被辅导员老师在一杯凉茶的清润中悄悄化解。但他们一定会感觉到,校园的风比从前更加柔和,夜晚的灯光比从前更加明亮,辅导员的眼神比从前更加深邃——那是老师替他们收藏了整个夏天的温度与关怀。

向每一位仍在路途上叩响学生家门的辅导员致敬,也向作出这项暖心决定的燕京理工学院致敬。教育,就在看得见的课堂上辛勤耕耘知识,也是在看不见的心灵深处默默耕耘希望。


关键词: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手机版    投诉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baiduer.com.cn  爱好者日报网 版权所有 联系网站:435 226 40@qq.com
 

京ICP备2022022245号-5